当前位置:首页 > 影评 > 正文内容

《奥本海默》影评: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早间资讯网8个月前 (09-13)影评30

1944年12月7日女儿托妮出生,那时正是奥本海默以核武器实验室主任的身份,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基地最忙的时候,陆续招聘进1000多名顶级科学家,后增加到3500名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一年后还有翻倍。他和他的团队要赶时间早日研发成功核武器去对付纳粹,他的使命有多神圣压力就有多大。

1945年7月16日美国试爆成功世界上首枚原子弹,8月6日、8日两枚原子弹分别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不到一个月的9月2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结束。

作为“原子弹之父”在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接见时,他的高光时刻,也是他的困惑、痛苦之时,他说“我手上沾满了鲜血”,这让总统很不高兴。再加上那个小鸡肚肠的施特劳斯的诬陷和打压,他在听证会上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羞辱和委屈。这些都在两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发生,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无形的伤害。

有一次当他怀里抱着女儿托妮时,他竟然问朋友,你想收养她吗?而作为母亲的凯蒂整天酗酒,甚至将孩子交给门卫照看,自己去购物几天不见人影。唉,这一对高智商、高知夫妇,对于孩子的感情投入,爱的流动很可能是吝啬的也是抽离的。

据说作为科学家夫人,凯蒂只会把别的科学家夫人找来喝烈性的马丁尼酒,也不做饭。而小彼得通常会饿得在厨房里找吃的。两个孩子,凯蒂似乎更偏爱女儿一些。家里的气氛,我们可以拼接出一个大概:爸爸忙于研发原子弹,妈妈精神有问题,缺少爱的流动,孩子们很孤独。

这让人想起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小时候,母亲独自去欧洲了,父亲抽大烟,姐弟俩没人疼没人爱,从小既孤独又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冷酷的负面影响。成年后张弟做了教师,勉强维持生活,一生未娶。而姐姐张爱玲的文学天赋倒是被开发出来了,她要挣稿费养活自己。在孤岛上海,张爱玲的小说一发成名,也是奇迹。

托妮四个月时凯蒂带着儿子离开了三个半月,她被父亲送到朋友家。这让托妮早早尝到了人间冷暖。

育儿专家有说过,两岁以内的孩子离开母亲那绝对是残忍的。婴儿时期,孩子最依赖妈妈,突然你让小小人儿见不到妈妈,那在孩子早期的心理上会刻下创伤痕迹的。

6岁时托妮已经是一个聪明冷静的女孩,她不太哭闹总是很懂事地跟在妈妈身后,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她早慧漂亮,继承了父亲的语言天赋。但是,母亲不疼父亲不宠,这对托妮姑娘是冷血的。

由 娱乐没有圈 提供《奥本海默一家在度假》

7岁时托妮得了小儿麻痹症,奥本夫妇找到一个温暖潮湿的小岛-圣约翰岛,这里也是奥本自己放逐心灵之地。很幸运,托妮康复了。那时候母亲开始重视女儿,一家三口在圣约翰岛,有一段温馨快乐的日子,但彼得是缺席的。不可以理解凯蒂厚女薄子,让儿子没和父母在一起,孤独一定在儿子心中慢慢生长。

1963年,继任肯尼迪的林登·约翰逊总统为奥本海默颁发了恢复名誉的“费米奖”奖章,一家四口见证了这一难忘的时刻,其时,儿子彼得22岁,托妮18岁,而奥本海默已经58岁。

林登·约翰逊总统为奥本海默颁发了恢复名誉的“费米奖”奖章

四年后奥本海默因喉癌在家中昏迷然后过世,年仅62岁。五年后凯蒂因血栓去世。父母的相继去世对托妮打击很大。她大学主修法语,精通多国语言。她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个联合国三语翻译的工作,却因为需要一个“安全许可”最终失去了这份工作。

因为父亲的“亲共嫌疑”被剥夺安全许可,直到死,“原子弹之父”也没有得到那张“安全许可”。而托妮也受到连坐,她也没有安全许可。她心灰意冷,回到圣约翰岛,游到几年前母亲带她一起将父亲骨灰沉下海底的位置,想自溺。却又想通了,重新游回岸边。

她很渴望爱,但是两次婚姻都失败了,跟彼得哥哥也鲜有来往。一个人在这大千世界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终于在1977年1月,在一个周日的下午,自缢于父母留给她的海滩小屋,年仅32岁。

哥哥彼得这位赫赫有名的“原子弹之父”的长子,没有念大学,定居在新墨西哥州,从事承包和木匠生意。婚姻也不顺,离异两次有三个孩子。

有人说,做奥本海默和凯蒂的孩子,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看起来是的,顶流科学家的一儿一女,政治风云的宿命的不可抗拒,一个碌碌无为苟活于世,一个死于自杀,而这一切都不能不让人回忆起“麦卡锡时代”。

笔者认为,电影《奥本海默》之所以引起中美两国观众的共振,是因为被浩瀚的太平洋分开的两国大国,居然有段何其相似的历史,而且相似的故事几乎发生在同一个时代,不是什么“量子纠缠”(可比性几乎没有),而是“上帝之怨下的巴别塔”,尼采口中的“上帝死了”的确无法避免“上帝显灵”,但人类还是挣扎着向“世界大同”伸出祈愿之手,而与“末日审判”争分夺秒。

(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友自行上传或转自网路,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并致以最深的歉意。邮箱:marssir@vip.qq.com

本文链接:https://news.zaojiaoguan.com/news/7621.html

分享给朋友:

“《奥本海默》影评: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的相关文章

《一一》影评

《一一》影评

电影《一一》开始于一场婚礼。 婚礼是中国家庭的关系秀场,在这里,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家庭的关系图谱和问题。 NJ的小舅子阿弟大婚,新娘子小燕隆起的腹部证明两个人奉子成婚。而两人木纳的表情更是暗示了这对婚姻充满危机。 阿弟的前女友假借看望婆婆(阿弟的母亲)为由,大闹婚礼现场。婆婆坐着NJ的车由婷婷陪伴...

《1917》影评

《1917》影评

《1917》是一部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一镜到底的拍摄技术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全片只用三个镜头,以两个地方作为分界,一是主角在建筑被德军士兵击昏,二是主角坠河漂流苏醒后。第一个镜头一镜到底就持续将近一个小时,可想而知有一点点小小的错误都无法NG,必须重拍,拍摄的难度和艰辛无法想象。 说回电影剧情本身,剧...

《疯狂元素城》影评:皮克斯居然做出这种水平的片子,真是可惜了

《疯狂元素城》影评:皮克斯居然做出这种水平的片子,真是可惜了

文/叶秋臣 看《疯狂元素城》之前,我的预期相当高。 相信很多观众都是相似的考虑,基础口碑是将其与《疯狂动物城》做比较的。 但从整体剧情、豆瓣评分和观影热度来看,很显然这一部完全比不上前辈的水准。 7年了,不进反退。 相似之处是有的,比如水vs火就像兔子vs狐狸,都是萌生于偏见的爱情种子最终发芽开花了...

影评|奥本海默的沉默振聋发聩,人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

影评|奥本海默的沉默振聋发聩,人类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

怀着一种对于“原子弹之父”的好奇,和对诺兰导演的信任,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这部电影的时长实在是吓人,整整三个小时,而且节奏很慢,剪辑也是插叙和倒叙的。没点逻辑性,或者知道这种叙事手法的人,真的是很难看懂,甚至在看的时候可能会想睡觉。 但是其实影片里加上了很厚重和激动的配乐,一般人也是睡不着的,除非真的...

《奥本海默》正在上映,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诺兰”吗?

《奥本海默》正在上映,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诺兰”吗?

现代快报新闻(记者·李艺蘅)“终于等到诺兰的新电影了,不看三遍就说不过去!”近日,暑期档上映的《》为影迷们带来了今年暑期档的新片。一场视觉盛宴。影片展现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波澜壮阔的一生。虽然与《星际穿越》《敦刻尔克》《信条》等诺兰之前的电影风格不同,但这部电影在豆瓣上仍然获得了8.9的高分。截...

家庭暴力启示录:电影《我经过风暴》影评

家庭暴力启示录:电影《我经过风暴》影评

电影《我经过风暴》是一部由秦海燕执导,佟丽娅主演的电影,它以一起家庭暴力事件为背景,深刻揭示了家庭暴力的残酷现实和女性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 这部电影以徐敏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家庭暴力面前的勇敢与坚持。徐敏的形象从最初的软弱无力,到后来的顽强抵抗,再到最后的主动寻求帮助,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

影评|《流水落花》:在生命的自然流动中“偶遇”亲情

影评|《流水落花》:在生命的自然流动中“偶遇”亲情

9月15日,电影《流水落花》正式全国公映,该片年初已经在中国香港上映,并多次亮相各大电影节,现实主义的理性叙事与对亲情和生命的温情映照,让该片广受好评。今年4月,在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该片获得多项提名,郑秀文凭借细腻精湛的演技摘得“最佳女主角”桂冠,这也是郑秀文七次提名“陪跑”后终于得...

《荒野迷案》影评 | ㉔真相永远不会缺席

《荒野迷案》影评 | ㉔真相永远不会缺席

《荒野迷案》影评 | ㉔真相永远不会缺席 李泊翰 《荒野迷案》是一部破案悬疑推理题材的网络电影,讲述了海滨市远郊山上发生的一起坠崖事件。警方赶往现场,发现受害者为步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旺,嫌疑人为公司七名员工。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们与死者的关系错综复杂,凶手隐藏在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却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