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正文内容

从电影《封神》质子的抉择看悖论管理思维

早间资讯网7个月前 (09-24)电影26

何今宇 韩践/文

纣王质子的艰难抉择

今年暑期档的国产电影精彩纷呈,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无疑是其中讨论度较高的一部。影片中有诸多场景给予观众视觉和情感上的强烈冲击,而其中最炸裂的一场戏莫过于纣王让他的四个质子去亲自动手,谁杀了自己的父亲,谁就能继位。质子们面临弑父和不弑父的抉择,内心煎熬的背后是父子关系和君臣关系的巨大冲突。弑父有违人伦,必遭世人谴责;不弑父有抗君命,恐怕也是必死无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张力完全拉满的两难境地。

东西南北四大伯侯的儿子姜文焕、姬发、鄂顺和崇应彪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决定了自己当下的生死,也决定了活下来后最终能够走多远。首先做出选择的是崇应彪,直接杀死了父亲北伯侯,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侯位;鄂顺认为让他受两难煎熬的根源在于纣王殷寿本人,因此选择了向这个绝对权威发起挑战,无奈实力相差太远,把自己和父亲南伯侯都送入黄泉;在姜文焕纠结的时候,他的父亲东伯侯主动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姜文焕的“弑父”,并在临死前嘱咐儿子要“活下去”。

让观众意外的是姬发的做法,他跪下来向纣王求情,并给纣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行动方案,那就是治罪于自己的父亲西伯侯,囚禁他,让他去反省、谢罪。这个提议无疑跳脱了两极对立的思维,也被纣王接受,结果是让自己和父亲都暂时活了下来。

四个质子的选择可以说是由他们的“人设”决定的,而所谓人设既包括性格,也包括思维方式。事实上,后者常常被忽视,却更影响决策的品质和决策者的命运。四名质子的决策模式两两一组,一组是在二选一架构下的,另一组是跳脱了这一架构的。崇应彪和姜文焕属于前一组,他们没有走出纣王给他们布下的局,都选择了弑父,唯一的不同在于崇应彪的主动和姜文焕的被动。

鄂顺的选择在当时的情景下是极为不智的,挑战纣王那样的绝对权威必死无疑,也堵死了自己父亲的生路。需要指出的是,鄂顺在某种程度上跳脱了二元对立思维。他认为让自己面对弑父和不弑父的强大矛盾的根源在于纣王,而选择了尝试消灭这个根源本身。也就是说,他也没有在纣王设定的答案里选择,并尝试了第三条道路,只不过这条路是死路而已。其实,鄂顺缺少了一种认知,那就是很多对立或矛盾的根源是无法消除的。这可能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即便在殷商过后三千多年的今日也是如此。

同样跳脱二元对立框架的是姬发,但他与鄂顺的不同在于先接受造成对立抉择的根源,也就是暂时不去挑战纣王。在此基础之上,姬发走出了一条“创新”的第三条路。能做出这样决定的人是有大略的,要达到这一境界,就需要具备管理学界近年来热议的“悖论思维模式”(paradox mindset),也就是能够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相反的想法或信念并找到调和它们的方法。这种思维植根于认识到这个世界很少非黑即白,需要我们去拥抱复杂、矛盾和模糊性;而在行动上,不在对立的两极中做选择,创新地寻找融合、双赢、动态的解决方案。

悖论在日常生活和管理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悖论是指相互矛盾又彼此关联的元素同时存在的状况,它在个人生活和经营管理中经常出现。美国学者Wendy Smith和Marianne Lewis将之归纳为四个基本类别:

归属悖论(belonging paradoxes):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引发了归属悖论和身份认同上的冲突。它可以体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因为每个人既要保持跟群体有一定的同质性,又要寻求某种个性化的差异。归属上的冲突也可以发生在一个人的多重社会角色之间,电影《封神》四位质子们所面临的就是“儿子”和“臣子”两个身份的严重对立;

学习悖论 (learning paradoxes):周边环境的持续变化和更新会带来学习悖论,其中的张力来自进行知识更新和利用现有知识两个必要性的共存。组织学习研究中有个经典命题,即如何平衡探索新知(exploration)和利用旧知(exploitation),就是要寻找学习悖论的应对之道;

组织悖论 (organizing paradoxes):这一悖论指的是组织需要具有结构性和稳定性,同时又需要灵活性和应变力之间的紧张关系。其中最常遇到的便是放权与收权的冲突,即所谓的“一放就散,一收就死”。这是一种实现目标的不同方式之间的张力,它也可能表现在合作与竞争、制度与变革之间的矛盾上;

绩效悖论 (performing paradoxes):这个是涉及到相互冲突的目标共存的情形。企业经营必须要面对众多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他们对企业的要求或期待各不相同甚至严重对立,比如满足员工加薪的要求就可能意味着投资者回报的减少。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同时披露自己的财务绩效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因为大环境要求企业既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时常会有企业家们认为这两者并不相容,因而选择在ESG上只做些表面功夫,结果反被外界质疑为“漂绿”,让企业陷入形象甚至经营危机。

悖论思维如何促进创新:以ESG为例

了解了悖论存在的客观性和持久性,就不一定要像崇应彪那样在矛盾的极端中二选一,也不需要像鄂顺那样无谓地去尝试消灭矛盾的根源。值得借鉴的是姬发的做法,以创新的方式在对立的两极中寻找平衡点。这种悖论思维在企业创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平衡财务绩效和ESG绩效方面,创新的做法不断涌现。

Interface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地毯砖制造商,以其对可持续性和创新的关注而闻名。该公司在多个方面运用了仿生学(biomimicry),即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以促进新颖的设计和解决方案。该公司推出的Entropy系列地毯砖模仿了树叶和枯草在地面上随机分布的方式,每块地毯砖的纹理和颜色略有不同,却在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达到完美的和谐。这种随机的设计放弃了传统设计中对统一颜色和样式的追求,让人们可以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只局部替换损坏的地毯,而不是丢弃整块地毯,同时还能创造出宜人的室内环境。

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跨国食品企业达能(Danone),这家公司有一个由公司、员工、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出资的达能社区共同基金,负责投资有潜力的社会企业,用商业模式解决贫困地区的饮水安全和食品健康问题。而这两个方面也正是达能的核心商业领域,能够在管理和技术知识上给社会企业们最直接的帮助,同时也增强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如今,达能社区共同基金已经投资到24个国家,影响力覆盖超过1100万人。同时,在参与中国的扶贫工作的时候,达能非常注重造血式扶贫。公司有针对性地采购一些对贫困乡村产业发展有意义的产品,帮助村民树立产业发展的信心,为贫困地区探索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公司也在供应链和产业模式上看到了新的可能。

这些公司都没有将盈利和ESG做二元对立式的区分,没有把履行社会责任简单地理解成财富从投资者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再分配,而是力求在两者间获得平衡,实现“共赢”。他们把盈利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张力当成创新的动力,在产品、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上获得突破。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归根结底是因为管理层具备悖论思维。

如何了解和培养个人的悖论思维

要想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悖论思维,可以看一看下面的几条陈述,依照自己认同的程度,每一条从1到7打个分。分数越高,越偏向于悖论思维。

当我同时考虑相互矛盾的观点时,我能更好地理解某个问题

我能够轻松地同时处理相互冲突的要求

接受矛盾对我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同想法之间的张力让我充满活力

我很享受追求相互矛盾的目标

我经常感觉自己同时接纳相互冲突的要求

我很乐意从事相互冲突的工作任务

当我意识到两种相反的情况都可能是真实的时候,我感到振奋

当我设法解决相互矛盾的问题时,我感到充满活力

通过这几条陈述,大家可以看到悖论思维的核心在于不以二元对立的视角看待矛盾和冲突,而是理解矛盾、接纳矛盾,乃至享受矛盾,这样的认知非常有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平衡点上。要想找到平衡点,就需要跳脱二选一的框架。而这个平衡点也不是简单的中间点,而是一个能将矛盾的两极相融合的方案。举个非常简化的假设性例子:一家企业受创造增长点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压力,正在考虑如何将1000万元资金在研发和扶贫上进行分配。悖论思维下的平衡点并不是两方各分配500万元,而可能是将这1000万元全部投入既跟自身业务相关又有助于乡村振兴的研发上。当然,还可能有其它悖论思维下的融合性方案,这里就不展开讨论。

另外,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矛盾的平衡点会被打破,这样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策略,创新地寻求新的平衡点。姬发给纣王的提议无疑是创新的,但是这个方案也只能暂时保全自己和父亲西伯侯。当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就要有新的方案来应变。

悖论思维是可以练习和培养的,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尝试拥抱矛盾:矛盾和复杂性是生活的一部分,无需试图消除它们。电影中鄂顺的尝试失败了,他无力消除他所认为的矛盾的根源(即纣王)。其实,同样做了尝试“帮助”质子们消除矛盾的是纣王本人。他用他的话术来强化对立两极中“君臣”一极,同时弱化“父子”一极,希望通过减少矛盾的张力,让质子们倒向纣王这一边。纣王的这种“洗脑”很有迷惑性,但可以肯定效果也是有限的,原因就在于他想尝试削弱的父子伦理太过强大,是深植于人心的。所以,矛盾两极之间的张力越强,越需要去接收和拥抱矛盾。学者Luscher和Lewis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帮助管理者们认识到他们永远无法在相互竞争的两极之间做出选择后,他们开始采用悖论思维,并通过讨论来寻求创新、融合的方案。

二、保持稳定的情绪:情绪平静和平稳能够减少由冲突和对立引起的焦虑和恐惧,进一步促进悖论思维和融合性的创新。社会心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情绪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认为矛盾和模糊的信息会威胁自我,引发紧张情绪。进而,人们会启动压抑、否认和分裂等防御机制,以求缓解紧张,但这些心理反应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平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强烈的情绪防御和恐惧,从而促进对矛盾的接纳和拥抱,有利于创新的展开和深化。在电影《封神》中,姬发的情绪稳定性远远高于其他同龄人,特别是和太子殷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思考矛盾背后的意义:Smith和Berg认为,深入了解矛盾的两极之后,就有可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找到为矛盾赋予意义的框架。当企业面临盈利和ESG相互矛盾的时候,也可以思考一下这对矛盾背后的意义,想想企业之所以在社会存在的原因,看看有什么框架能将自利和利他协同起来。电影《封神》中有一句台词,西伯侯姬昌在地牢里对自己的儿子姬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其实是在鼓励姬发去突破“父子-君臣”认同对立的困局,寻找这对矛盾背后更大的意义。

面对一个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常常习惯性地将现实简化为两极分化的、非此即彼的对立面,从而掩盖了矛盾中的依存关系,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下一次,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不妨先深呼吸三下,然后想想电影《封神》里的场景,尝试用创新的方式去寻找矛盾的平衡点。

(何今宇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学域副教授,韩践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友自行上传或转自网路,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并致以最深的歉意。邮箱:marssir@vip.qq.com

本文链接:https://news.zaojiaoguan.com/news/9535.html

分享给朋友:

“从电影《封神》质子的抉择看悖论管理思维”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曼德维尔悖论”?

什么是“曼德维尔悖论”?

《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最早的版本可追溯至1714年底。目前这个中文版本依据牛津大学1924年版译出。若从1714年算起,此书问世迄今已整整三百年了。 书中的“曼德维尔悖论”至今仍是人类社会探讨不休的问题,究竟何为“曼德维尔悖论”? 为什么《蜜蜂的寓言》引来的道德裁判,使人想到了马基...

芒果综艺再封神!句句想学的“百万文案”来了

芒果综艺再封神!句句想学的“百万文案”来了

hello,小伙伴们,近日,芒果TV热门益智类实景解密互动综艺《密室大逃脱5》正式收官。这一季延续了以往“惊悚+搞笑+烧脑”的风格,每期更是“格局打开”,凭借深刻主题和“百万文案”频频火出圈,让观众直呼“这样的百万文案,每一句都想抄下来!” 小编整理了《密室大逃脱5》的精妙金句,希望这些审美与内涵兼...

《封神》编剧拆台子?直播剧透二三部剧情,破坏影迷期待惹争议

《封神》编剧拆台子?直播剧透二三部剧情,破坏影迷期待惹争议

电影《封神》又惹出新争议了 !最近,《封神》第一部编剧之一的冉甲男直播剧透电影续集剧情,直接登上热搜,引发影迷反感。 根据直播连线内容,编剧冉甲男确实剧透了不少内容,姬发的成长剧情线发展,雷震子的心智是婴儿水平,殷郊复活第二部很帅,邓婵玉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会好好表现。 不少影迷看到编剧直播...

利他性思维,招生话术销售技巧实操

利他性思维,招生话术销售技巧实操

适合教培机构招生老师实操的实用销售技巧,今日分享利他思维的回复话术,助力招生老师迅速开单,请多多关注。 菜鸟:我给你的真的已经是最低价了 销冠: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能给你少100我都不会给你少报5块的,我的目的是留下你呀,又怎么会傻到报高价格把你拒之门外呢 菜鸟:我们的价格真的不贵 销冠:这是很正...

大结局一来直接封神,最后一集飙上9.6分!

大结局一来直接封神,最后一集飙上9.6分!

第一季的剧情走向超出了预期,而第二季同样如此,故事越到后面越是精彩,大结局一来直接封神。 于10月初开播,播到11月中旬,《洛基》第二季终于迎来了最后一集,洛基也迎来了自己的宿命。 在IMDb平台,《洛基》第二季第六集,也就是最后一集,评分飙到了9.6分,足见这一集的观众好评度。 而在豆瓣平台,《洛...

只有一季的5部高分美剧,部部封神,你看过几部?

只有一季的5部高分美剧,部部封神,你看过几部?

1、《西部风云》 《西部风云》这部西部历史剧带我深入了解了印第安文化和历史。剧中印第安人的名字特别有特色,像“野牛之爱”、“雷霆之心”、“疾风之狐”和“高原之狼”这样的名字最初让我感到新奇。剧情涉及了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与暴力,内容深重,但同时也展现了西部的壮丽景色和自由奔腾的牛群,给人以震撼之...

如何靠任务思维提高效率?

如何靠任务思维提高效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原文标题:《不靠大脑,靠任务》,题图来源:《神探夏洛克》 很多人问我怎么高效起来?秘诀只有一个:任务思维。 提起它,理解各有不同。 狭义上,任务思维是面临一项工作时的思考方式,这种理解下,重点放在如何完成,就像只追求及格分数,六十...

读他的小说,好像参与了一场思维实验

读他的小说,好像参与了一场思维实验

李宏伟 如何准确概括或定义李宏伟的小说?这似乎是一件格外困难的事情。 同为作家的李洱思索良久,最终只能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肯定这种呈现出异样形态的小说:“李宏伟写的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小说,无论是纯文学还是通俗小说;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科幻小说……李宏伟的‘虚构’是真正的‘虚构’,当这种‘虚构’以文本实体...